古韵新声,民乐长青。7月5日,南京金陵新四村社区爱心暑托班内琴音袅袅、诗韵流淌,由音乐与舞蹈学院百灵鸟公益“民乐传情,弦动华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主办的中国民族乐器主题宣讲活动在此举行。通过历史溯源、乐器展演、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志愿者们为社区青少年献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民乐文化盛宴,让传统民乐在童心中萌发新芽。
活动以“诗乐共舞”的独特形式拉开帷幕。主持人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为引,将中国民族乐器的历史脉络徐徐展开:从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的远古回响,到秦汉时期“金石以声之清浊”的礼乐规制;从唐宋燕乐的兼容并蓄,到明清说唱音乐的市井生机,一幅民乐与文明共生的历史长卷跃然眼前。志愿者们以“拉弦、弹拨、吹管、打击”四大类为框架,结合实物展示与现场演奏,带领孩子们走进民乐的斑斓世界。
一弦一柱,奏响华夏文化基因。拉弦乐器环节,二胡专业志愿者以一曲《赛马》展现“东方小提琴”的张力,其如泣如诉的旋律令听众动容;板胡志愿者则以高亢明亮的音色演绎北方戏曲的豪迈,配合历史溯源讲解,揭示拉弦乐器“人声模拟”的独特魅力。
弹拨乐器区,古筝志愿者轻拨琴弦,《高山流水》的空灵与《战台风》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三千年的历史积淀在指尖流淌;琵琶志愿者则边吟诵《琵琶行》边演示“轮指”“扫弦”等技法,将“大弦嘈嘈如急雨”的诗意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音乐现场。
吹管与打击乐器环节,箫声如《梅花三弄》般清幽,唢呐以《百鸟朝凤》模仿百鸟和鸣,笛子则借《年轮》传递江南韵味;编钟与铃鼓的古今对话,更彰显出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礼乐合一”的精神内核。
最热烈的当属“听音识乐器”互动环节。志愿者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片段,孩子们争相举手辨认。志愿者们现场展演,《传奇》《青花瓷》《红尘客栈》等新民乐演绎,传统乐器与流行旋律的碰撞赢得掌声如潮。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创新而去。这场民乐宣讲不仅是一次技艺展示,更是一场文化基因的传递。正如团队宗旨所言:“以热爱为舟,以创新为楫,让千年国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又多了一群执炬前行的少年,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千年音乐瑰宝,让国乐之声生生不息。(文/邓露 张名扬 图/戴清璠 编辑/邓露 审核/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