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8 日下午,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治疗系成功举行了 2024 - 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主题研讨会议,系主任段冀州主持会议,老师们踊跃发言。会议聚焦教学内容、学生未来发展以及科研支撑等关键领域,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音乐治疗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会议伊始,教师围绕 2025 年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培养出更具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同时,《音乐治疗学基础》A 实训三件套的大纲修改工作也被提上日程,通过对实训内容的精细化设计,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会议特别探讨了实践周的优化方案。考虑到音乐治疗专业的特点,计划与南京脑科医院以及相关康养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安排教师驻扎指导,带领学生开展实地实践。这一举措不仅能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积累临床经验,还有助于加强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针对《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与《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两门核心课程的衔接问题,教师们提出在课程体系中适时融入创作式音乐治疗的内容。通过整合不同治疗模式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其综合运用多种音乐治疗技术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临床需求。
二、聚焦学生未来发展,拓宽就业路径
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面,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为音乐治疗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考虑到行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计划为学生提供申请心理健康、音乐心理学、康复学等相关方向证书的指导与支持,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为增强音乐治疗行业标准的稳定性,学院积极寻求与残联等相关机构的合作机会。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望打通学生在医院等专业机构的晋升通道,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音乐治疗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除了传统的医疗机构,学院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幼儿园、养老院、医疗康复机构等实习与就业基地。通过与多类型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使其能够接触到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积累广泛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音乐治疗专业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治疗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以特殊教育为核心,同步拓展高端养老及医疗康复机构等领域。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既能发挥学院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又能满足社会对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强化科研支撑,提升专业内涵
为支撑音乐治疗行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会议强调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学术水平。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行业交流等方式,积累丰富的理论数据,为教学与实践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鼓励教师录制评估范式等教学资源,供学生模拟操作,有效解决学生因实践经验差异导致的能力参差不齐问题。
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会议提出将录制好的评估范式及相关内容补充至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实践学习环境。此外,学院还计划与强脑科技等专业机构合作,将标准化技术与前沿科技相结合,共同开发音乐治疗临床技术及相应软件或辅助工具,推动音乐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升专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本次教学主题研讨会议的顺利召开,为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治疗系的教学改革、学生培养及教科研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推动音乐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图/张敏讷、文/齐若雯、编辑/吴林烜、审核/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