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公益】暑期社会实践红色研学篇——“大手牵小手,共筑强国梦”走进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发布者:徐琴发布时间:2024-07-04浏览次数:22

存古开新,修史育人。71日,音乐与舞蹈学院百灵鸟公益“大手牵小手,共筑强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携手南京市晓庄小学蒲公英先锋小队走进校园,参观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开展一场特殊的红领巾寻访之旅。本次参观由博物馆王悦欣老师和郭永老师讲解接待。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创办于2010年,是我国第一所教育类博物馆。现有馆藏实物2000余件(套),室内展区2000余平方米,设有通史馆、技术馆、文献馆、影视馆、体验馆、特藏馆、残疾人集邮馆等,室外展区有“复明一号”手术车展室。

活动当天,王悦欣老师和郭永老师首先带大家参观了通史馆。通史馆主要分为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三个阶段进行展陈,通过壁画与雕塑、实物、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再现特殊教育历史场景,让大家深刻体验到了特殊教育发展的不易,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殊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

在技术馆,小朋友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盲文、手语以及视障教育的教具、学具及生活辅具,还有中国视障教育历史文献、捐赠实物等。郭永老师还带着大家一起认识盲文英文字母、盲文汉语拼音声母表以及手语示意图,并教大家打一些简单的手语动作。大家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不时发出赞叹声,为前辈们的智慧和残疾人的进取精神所感动。

在体验馆,大小朋友们戴上眼罩,依靠触觉、听觉等其他感知觉来体验盲人的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尝试用手触摸墙上挂着的壁画,识别画上的作品;在盲人乒乓球桌前,他们利用声音来辨别球的位置和方向,尝试打盲人乒乓球。通过体验不同类别残疾人朋友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情况,大家对特殊人群有了更直观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关注、关爱特殊人群的决心。

最后,王悦欣老师和郭永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观看了央视《博物馆9分钟》栏目报道的博物馆宣传片。随着主持人敬一丹的讲解,大家对我国特教事业从古到今、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清晰认识。

通过本次红领巾寻访活动,我院学子和晓庄小学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不易和伟大。“残健平等”从来不是口号,“博爱塑魂”更是一种使命,“做有用人”是每个人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文/邓露 殷婷 图/杨晨 编辑/胡祖倩 审核/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