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学院举办《百年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纵览》专题讲座

发布者:张强发布时间:2023-05-30浏览次数:245

5月27日15:00,音乐与舞蹈学院于博韵楼110音乐厅举办了《百年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纵览》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乔邦利博士主讲,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强主持,音乐与舞蹈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乔教授从民歌的地位引入展开此次讲座。他强调,民歌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演唱在民歌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结合民歌的相关概念界定阐述了传统民歌演唱与专业民歌演唱的关系。
  乔教授将着重梳理了百年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脉络,讲述了播种期:中西碰撞中的文化自觉(1919—1949)、耕耘期:唱法探索中的学理自省(1949—1978)等时期中,新音乐家的民歌演唱活动、民歌研究与民歌演唱的相互促进、延安时期民歌演唱艺术的专业化探索以及音乐表演专业化建设中的民歌演唱艺术等内容,配合一些音乐加以说明,生动形象地解释了中国传统演唱中的咬字吐字以及“土洋”之争等问题。

接着,乔教授讲述道,随着民族声乐学科的不断发展,专业民歌演唱也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专业民歌演唱家不但人数多,范围广,而且声音技术扎实,作品涉猎广泛,音乐修养全面,具有亮丽的音质和时代性美感特征。此外,“原生态”唱法中折射出的多元审美诉求,也代表了新时期专业民歌演唱艺术的进一步成熟。
  乔教授总结道,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的必然结果。回首百年路漫漫,纵使经历了诸多波折,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国专业民歌演唱已成为国内声乐艺术领域成果最多、影响最大、民众接受度最高的音乐表演形式之一。并且随着它的不断完善,未来也将绽放出更强的生命力。
  最后,张强院长表达了对乔邦利教授的感谢,并向同学们强调了中国专业民歌演唱艺术时间轴以及相关概念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深入研究、仔细挖掘乔教授著作中的内容,这对同学们对民歌艺术的认识以及未来毕业论文的相关选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学们在此次讲座中受益匪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里,民歌艺术就像璀璨的明珠分外绚丽夺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把握好民歌中民族风情的深层底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细腻特征、审美取向,通过努力,使之“更上一层楼”。(文/李徐玮 图/刘子鹏 编辑/徐慧娟 审核/蒋科星 张强)